
海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
2020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
一、学校情况
1、学校概况
海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,是海城市教育局直属的公办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,建校初期为海城市农业技术高中,创办于1983年,后来更名为海城市职业高中,1994年经辽宁省人事厅、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晋升为海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,1997年由市政府牵头组建海城职教中心。
2019年11月学校迁入耿庄沈阳农业大学新校址,新学校建设用地11.6万平方米,实验用地500亩。总建筑面积2.2万平方米,其中综合楼建筑面积1.3万平方米,学生宿舍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,生活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。学校固定资产700万元。
2、学生情况
学校学生246人,开设计算机及应用、学前教育、焊接技术应用、工艺美术四个专业。
2020年招生181人;2020年毕业学生143人。学校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,年龄Z小的16岁,Z 大的18岁;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均为男生,学前教育均为女生。巩固率94%,一名学生转学一名学生退学。学校没有进行培训工作。
3、教师队伍
学校教职工96人,专任教师92人,专任教师本科学历92人,专任教师本科比例100%;专任教师高级职称55人,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比例59.8%;双师型教师6人,双师型教师比例6.5%;兼职教师3人,兼职教师比例3.1%。以上各项与相比上一年度略有变化。
4、设施设备
学校生均教学设备值0.64万元,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2台(件),生均纸质图书25册。与上一年度相同。
二、学生发展
1、学生素质
全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良好,思想积极要求进步,热爱劳动,互帮互助,互敬互爱,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。政教处利用升旗仪式、班主任利用早午到班时间,集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。
文化课及格率100%,专业技能及格率100%,体质测评及格率100%,毕业率100%。
2、在校体验
学校理论学习满意率、专业学习满意率、实习实训满意度、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、生活满意度、校园安全满意度、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均为100%。
3、资助情况
我校严格执行国家、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精神,对享受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核,上报鞍山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。2020年秋季我校申请助学金21人,金额21000元;减免学费175人,金额为35万元。
4、就业质量
2020年我校毕业生143人,就业143人就业率100%,其中对口就业率100%;初次就业起薪1500元;升入高等教育比例为7.4%,与上一年度相比提高1%。
5、职业发展
学生学习能力、岗位适应能力、岗位迁移能力、创新能力均有提高。
三、质量保障措施
1、专业动态调整
学校开设计算机及应用、学前教育、焊接技术应用、工艺美术四个专业。其中学前教育、焊接技术应用、工艺美术三个专业学生侧重就业,计算机及应用专业学生侧重升学。
2、教育教学改革
开展爱岗敬业,以校为家,热爱学生的教育。以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为支撑,开展业务学习,要求教师做好笔记,积极研讨,撰写体会文章。
3、教师培养培训
加强教师继续教育、培训和轮训。指派教师到鞍山教育学院进行集备、听辅导课,选派教师到大连、鞍山等地学校观摩,学习新课改的教学实践,听取新课改教学经验交流。
4、规范管理情况
加强教学管理。打造一流师资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。为贯彻“人才强校”战略,我们狠抓教师队伍建设。紧紧围绕“内培外引,注重培养”的工作思路,形成了以骨干教师为龙头,青年教师为重点,全体教师为基础的培养格局。在内部培训上,学校充分利用业务学习时间,开展了学习政策法规,师德纲要等材料,提高了教师政治理论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。学校鼓励教师函授学习,目前,95%以上教师达到本科学历。
加强学生管理。在“有学生在就必须有老师,有老师在就必须有领导”的理念指导下,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学生管理机制,从食堂、宿舍、早晚自习、实习实践等方方面面入手,强化管理,努力提高学生成才率,即使不成才,也必须成人。
加强财务管理、后勤管理。建立健全了一整套财务管理制度。一年来,力争把每一分钱花到刀刃上,严格遵守财经制度,兢兢业业,勤俭节约,不设小金库,不坐收坐支,财务状况平稳运行。充分保障了教职员工的福利待遇。压缩开支,努力为师生办实事、好事,极大改善了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
加强安全管理。抓好安全管理工作,对于我们来说,是一项持久工作,学校一切活动的开展和安排,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安全,每次大会小会,强调的也是安全,这种责任,只有起点,没有终点,只有常抓不懈,常抓常新,才能打好安全工作保卫战。做到 “时时有人管,事事有人抓,人人有事做”,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,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。我们始终坚持“接收一个学生,就接受一份责任”的理念,从实际出发,加大资金投入。
加强信息化建设。一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,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远距离、多媒体、交互式和开放式特点,推进农村远程职业教育的发展。二是引进开发数量充足、技术先进、门类齐全、灵活实用的教学辅助课件、网络课程、模拟仿真系统、管理辅助软件等教学资源。三是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,鼓励支持教师使用信息化课件进行教学。根据专业设置的需要,要组织力量,采用自主开发、联合开发、滚动开发等形式,开发富有创造性、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多媒体教学软件。
5、德育工作情况
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列为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,突出职业学校特点,培养学生爱岗敬业、诚实守信、办事公道、服务群众、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。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,创设良好育人环境,形成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,营造和谐校园,强调环境育人、文化育人。要把企业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,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、团队精神、创新精神、诚信品质、环保意识等综合素质,全面提升职业学校的文化内涵。
6、党建情况
首先加强“四风建设”,坚持立党为公、执政为民、廉洁奉公是对一名党政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。在平时,坚持自觉接受党风廉政教育,重视廉政理论的学习,常念“紧箍咒”,早打“预防针”,勤注“防腐剂”,工作中时刻提醒在其位而谋其政,坚持堂堂正正做人,坦坦荡荡做事,扎扎实实工作。坚持民主议事制度,认真开展好校务公开工作,把学校工作置于阳光之下。
四、校企合作
加强校校合作、校企合作,探索多渠道、多模式办学。2019年以来,学校开始与鞍山华钰木型有限公司合作,实行联合办学。2020年,学校与海城震远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以“订单培养”为主要方式的校企合作。2020年我们继续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,与海城市中心幼儿园签订合作协议,与海城市诚信集团签订合作协议,未来我们会继续与我们相关的企业深度交往联合,让我们的学生毕业即就业,成为社会紧俏型人才。
五、社会贡献
学校多年来为当地培养了数千名实用型人才,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均在我市各大幼儿园工作,焊接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到大连乃至沿海地区工作。
六、举办者履职
学校严格执行上级经费审批制度,不做收做支,政策性经费落实良好,项目投入做到专款专用。
学校严格执行市人社局编制审批制度,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平。
七、特色创新
学校在原有中专专业的基础上,开设了高职预科班,主要做好职业学校对口升学工作,真正做到“学生想就业的直接就业,想升学的可以升学,做到就业、升学两不误”。
紧紧围绕“内培外引,注重培养”的工作思路,形成了以骨干教师为龙头,青年教师为重点,全体教师为基础的培养格局。
八、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
1、主要问题
招生难;实训基地、实训设备严重不足;双师型教师不足,专业课教师短缺。
2、改进措施
加强教师队伍建设,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教师队伍;注重差异教育,特长教育,以境育人,让学生人格健全,和谐发展;拓宽办学渠道,加大招生力度;争取政府扶持,拓宽就业渠道;强化实训基地建设,培养高素质实用技能型人才。
海城市中等职业技术学